中山大学化学实验中心安全与环境
一.中心实验教学环境
中心位于中山大学南校区(广州)丰盛堂B和C座,中心各实验室使用总面积为6217.14 m2,具备优良的实验教学环境。
中心化学实验楼设有局域网并与学院行政办公、芙兰学术中心、科研实验室及校园网连通,已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系统,能满足文献资料查询、实验数据传输、信息化教学和办公等的需求。
中心各实验室按功能进行合理布局。各实验室的烟感、喷淋、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完备。各实验室房间高度、生均占有实际使用面积、实验室地面、实验台和实验柜等均符合“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的要求。
各实验室的照明、通风、噪音、水电气管道、网络走线,均符合国家规范;药品急救箱、喷淋设备和洗眼器、安全消防、化学废弃物容器等设施齐备。各实验室配有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的基本设备及相应的安全措施;所有贵重仪器的实验室加装电子门禁系统。化学试剂有专用库房存放,其中有毒物品存放于保险柜中;易燃和易爆物品有专用存放设备;高压气瓶有专柜存放或备有专用铁链。
化学实验楼的污水、废气排放及处理实施完善,化学液体和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并统一交学校职能部门作专门处理。
在实验教学环境方面,中心大力宣传绿色化的思想,严格执行“中山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细则”和学院及中心的其他实验室管理制度,努力创建绿色实验室,营造一个绿色化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清洁、整齐、卫生、安全、舒适的实验教学环境,为培养化学创新人才服务。
二.中心实验教学条件
1.中心已具备较为优良的实验教学条件。
其中,常规化学实验教学仪器设备齐全,基础性实验为1人1组,每组配备1套仪器;对于大中型仪器实验和化工实验,2~6人1组,实行单人操作、独立完成实验。
自中心批准立项以来,陆续购入离子色谱仪、超临界流体相平衡仪、超临界流体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和红外等大型贵重仪器,这些仪器已投入实验教学和本科生开放创新性实验。中心现有教学仪器设备共4310台件,新增仪器设备数1438台件,仪器设备总值达6127.4万元。建立了“教学科研公共贵重仪器管理运行机制”,实行“网上预约实验”,各实验室保持高度共享与开放,仪器设备具有较高的使用效益。
中心实验教师自主研制的“电脑量热仪”、“多功能高压釜”、“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等教学仪器均已成功应用于实验教学,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中心教师编写出版的有特色的系列实验教材在化学创新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信息化建设
(1)完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建设
中心信息化建设基于系统集成思想,整合各实验室、实验课程和仪器预约系统等网站信息资源,采用CMS内容管理模式,统一规划,全新构建中心网站,以此为核心进一步建立系列站点。
根据实际需求,完善了中心网站栏目架构,设一级栏目17个,二级栏目6个,同时建设了中心实验室网站、实验课程系列网站、选课系统、实验竞赛网等子站点,信息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数据量约20 GB。
(2 )搭建网络教学共享平台
中心网站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学习素材,为学生了解各实验课程、教学进程、开放实验教学、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等提供帮助。通过多媒体技术,借助生动的图象、形象的动画、化静为动,化小为大,解剖仪器,使仪器设备立体化并且动起来,从而成为模拟实验,进而集成为“网上实验预习系统”。基于该系统教学资源的学习,学生能在实验前较好地认识仪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有利于顺利地完成实际实验。如今“网上实验预习系统”深受学生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
(3)构建贵重仪器管理系统
中心研发的贵重仪器管理系统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科研工作的需求。该系统的特点是:仪器设备的使用机时高;实行收费制,减少了浪费,保证了仪器设备正常运转所需的维护和维修资金;管理制度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程序简单、科学,受到师生的欢迎,整体效益好。
该系统也在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正式运行,旨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通过管理和机制创新,建立分层次的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体系,形成互为适应的教育资源管理和应用服务新机制。中心实验室仪器预约管理系统功能逐步健全,已应武汉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线上赌博app 要求,开始移植推广。
(4)对实验教学的支持作用和对全国高校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中心信息化建设致力于服务实验教学和科研管理,并辐射校内外,积极参与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信息建设,所上传资源在化学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位居前列,中心发布的大量信息资源为兄弟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已发挥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5)信息化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果
2008年1月,线上赌博app 的化学专业资源库获广东省“151”现代教育技术项目资源库二等奖。
2009年4月,“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网站”荣获高等教育组网络课程二等奖、优秀奖。
中心自主研发的厚朴高校教务综合管理系统、厚朴仪器预约管理系统V1.0和厚朴高校化学品管理系统V1.0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