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1969年7月 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
工作经历
1969.8-以后于 中山大学化学系(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任教;
1991.9-1992.10 美国新泽西洲拉格斯大学学习;
1995.5-1995.9 香港浸会大学协作科研。
讲授课程
光学分析,色谱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光学分析实验。
科研方向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科研项目
1. 增养殖区赤潮机理研究-赤潮与微量元素研究 国家重大科学基金;
2.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法直接测定海水痕量元素及绝对分析法研究省科委 省环保局基金;
3. 玩具中有害元素测定方法研究与检测 省商检局赞助;
4. 钨产品中杂质元素快速分析方法研究 省商检局赞助;
5. 植物中砷的生态效应 省高教局重点基金。
获奖情况
1. 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的超声波雾化器的研制项目,1986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三作者;
2.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痕量元素及绝对分析法研究〉〉项目,1990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第五作者。
论著一览
1. 直接测定钨产品中部分杂质元素的FAAS 分析测试学报 19(3),2000 第一作者;
2. Comparison of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of triazines from soils using water and organic solvents as the extractants TALANTA48:(2) 333-339 FEB 1999 Xiong GH Tang By etal SCI收录 第二作者;
3. Direct determination if trace elements in tungsten products using a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charge coupled device detector spectrometerSPECTROCHIM ACTA B 53:(10) 1405-1412 SEP 4 1998 Yang XH Wei JF Liu HT Tang By et al SCI收录 第四作者;
4. 优化仪器分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与实践论文集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3 第三作者;
5. GFAAS直接测定钨产品中杂质元素的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自)1998(3) 第三作者;
6. 炼砒遗址土壤及植物总砷分布的特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学报),1994.33(4):65-69 第一作者;
7.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法直接测定饮料和中成药中锗 光谱实验室1994,11(6):55-59 第一作者;
8. 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法直接测定海水镉 分析测试通报 1991年第五期 国家级核心期刊,第二作者;
9. 火焰原子吸收法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铬(VI)的增感效应及其机理的探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85年第三期国家级核心期刊,第二作者;
10.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法直接测定海水、河水中钴 中山大学论坛[20] 1990第一期 第二作者;
11. 石墨炉原子吸收无标样法直接测定海水中Mn的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1988第一期 第二作者;
12. 原子辅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雨水中的Pb 痕量分析 1985第二期 第二作者;
13. 塞曼效应石墨炉AAS法直接测定海水痕量铬 分析测试通报 1986.3 国家级核心期刊,第三作者;
14. 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的超声波雾化器的研制 痕量分析 1986.2 第三作者;
15.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表面活性剂与有机试剂联用对镉的增感效应的探讨 中山大学论坛[4] 1984.10 第三作者;
16. 海水、河水中锰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活性碳吸附富集Mn-有机络合物 中山大学论坛[4] 1984.10 第四作者;
17. 萃取富集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中微量酚 分析测试通报,1985.5 第五作者;
18.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重金属研究 痕量分析,1986.2 第四作者;
19. 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法直接测定海水中铬 热带海洋 1991.3第三作者;
20. 石墨炉原子吸收直接法测定海水中砷 中山大学论坛 [20] 1990第一期 第二作者;
21. 辐射处理水中酚类的初步探讨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85.2第四作者。
相关成果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