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1969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
工作经历
1969.7后在中山大学化学系(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任教。
1988.1-1989.1 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学习工作。
讲授课程
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及其应用,现代物理化学专题,物理化学实验。
科研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物理化学,相平衡与分离化学。
科研项目
1. 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催促精馏法分离混合二甲苯和三甲苯”( 1995.10-1998.12) 总投资950万元,国家计委投资200万,自筹750万,中大获100万元 ,项目负责人 ,2000年1月24日已通过国家验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催促精馏分离混合二甲苯的扩试和机理研究” 省计委重大课题(1997.10-1999.12),50万元,项目负责人,已部分完成。
3. “催促精馏分离混合二甲苯机理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9.1-2001.12),7万元,项目负责人,在进行。
4. “低温有机固液相平衡及电荷转移络合物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2.1-1994.12),3万元,车冠全(1)黄钟奇(2)已完成。
5. “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化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7.1-1999.12),9万元 ,林永成(1)黄钟奇(2)已完成。
6. “海洋真菌和细菌活性物质化学和药理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5.1-1998.12),8万元 ,第四,已完成。
7. 从桉叶油中提取桉叶油素,广州华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化学系合作项目(1995.3-1996.1)技术攻关负责人,试产获得成功 已完成攻关任务。
8. “化工高效分离新技术中试基地” ,“211工程”二级学科项目(1996- 2000),92万元,项目负责人已通过中期验收
获奖情况
1981.7获广东省科技成果四等奖,邹永匡、黄钟奇,项目“液-液平衡体系C6H5Cl- C2H5OH-H2O相图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1989.11获国家发明专利铜奖,第三作者。
1990年获基础物理化学实验室获国家教委“物资管理先进集体”奖,“中山大学先进集体" 奖,负责人。
1996.6获中山大学优秀党员称号,中山大学先进党支部的支部书记。
1997.1获中山大学教学成果奖(第五作者)。
1999年获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作者)。
论著一览
1. 《物理化学实验》,洪惠婵,黄钟奇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3,
ISBN7-30600649-5;
2. 《聚氯乙烯生产原理》邓云祥,邹永匡,孔宪祥,黄钟奇,科学出版社,北京,1982.6;
3.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biatractylolide from the Chinese herb plant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 Zhongqi Huan,g , Yongcheng Lin, , Shixiong Liu , Winglai
Chan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1999,38B 106-108, ISSN:0376-4699, SCI收录;
4. 桉叶油素和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过量体积, 黄钟奇,刘发强,陈勇等,中山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39(3),ISSN:0529-6579;
5. o-,m-,p-二甲苯或乙苯加乙醇体系的汽液相平衡,黄钟奇,陈勇,欧阳钢锋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38(6)116-119 ISSN:0529-6579;
6. 桉叶油素+三氯甲烷和桉叶油素+四氯化碳的固液平衡, 黄钟奇,杨小平,陈
勇等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37(3).119-121ISSN:0529-6579;
7. 南海海洋细菌110的代谢产物的研究,黄钟奇,周世宁,吴雄宇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36(6). 127-128 ISSN:05296579;
8. 0-,m-,p -二甲苯或乙苯加正丁醇体系的汽液相平衡,陈勇,黄钟奇,欧阳
钢锋等,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38(3)46-48 ISSN:0529-6579;
9. 0-,m-,p-二甲苯或乙苯加丁酮体系的汽液平衡,陈勇,黄钟奇,欧阳钢锋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6).112-114ISSN:0529-6579 ;
10. (Solid+Liquid) phase equilibria and Solid-compound formation in
(trichloromethane + cyclohexanone, or butanone, or 1-methyl-2-pyrrolidinone) ,
Guan-quan Che, Zhong-qi Huang, Dan Li et al.J.Chem. Thermodynamics,
1996,28,159-165ISSN 0021-9614, SCI收录;
11. A Novel Bisesquiterpenoid, Biatractylolide, from the Chinese Herbal Plant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Yongchen Lin, TaoJin,Xiongyu Wu, Zhongqi Huang et al
J. Nat. Prod. 1997,60,27-28 ISSN:0163-3864, SCI收录;
12. 乙晴-水的液液、固液相平衡和过量Gibbs自由能,车冠全,黄钟奇,云逢存
化学学报, 1996,54,859-863, ISSN:0567-7351, SCI收录;
13.四氯化碳+含氧化合物二元系固液相平衡,车冠全,罗三来,黄钟奇,
科学通报1995,40,45-47, ISSN:0023-074x;
14. 对二甲苯+环己烷及对二甲苯+二甲基亚砜的固液相平衡和过量吉布斯自由
能,车冠全,黄钟奇,罗三来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15(9),1353-
1356, ISSN:0251-0790,;
15. Solid and Liquid phase equilibria in mixture of tetrachloromethane with oxy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Che Guanquan, Luo Sanlai,Huang Zhongq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5,40(2),133-135, SCI收录;
16. 正丁醇+正十六烷的固液相平衡与正丁醇的自缔合, 车冠全,彭文烈,古喜
兰,黄钟奇,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36(4)49ISSN:0529-6579;
17. 液-液平衡体系C6H5Cl--C2H5OH--H2O相图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邹永匡,
黄钟奇,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2. 64-66;
18. 聚氯乙烯生产中混合冷冻脱水效果的理论探讨,邹永匡,陈志行,黄钟奇
石油化工1979.3。
相关成果
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催促精馏法分离混合二甲苯和三甲苯”, 2000年1月24日,由广东省计委主持,通过了国家验收,专家认为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 ,黄钟奇为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