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电话:020-84110272, 020-84113690
传真:暂未填写
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邮编:510275
个人网站:暂未填写
教育经历
·196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1980年赴美国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化学系学习;
·1981年转入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生化系任Research associate;
·1983年回国。
工作经历
·从1983年开始一直进行有关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和教学;
·1986、1989、1993、1995和1998年又先后应邀赴美进行合作研究;
·1992年任教授;
·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1997年以后,多次应邀到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讲学和合作研究;
·1998年调入中山大学化学系;
·现为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室主任。
讲授课程
暂无资料
科研方向
暂无资料
科研项目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基金项目(包括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
获奖情况
主持的化学专业本科《有机化学》课程于2004年被评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现为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和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编委。
论著一览
近期论文:
1. Synthesis of Zwitterionic 4-Hydroxycoumarin Derivatives through a Unique Reaction of 4-Hydroxycoumarins with p-Benzoquinone and Pyridine, Organic letters, 2004, 6, 4853-4855;
2. Synergetic inhibition of metal ions and genistein on α-glucosidase, FEBS Letters 2004, 576, 46-50;
3. Synergetic inhibition of genistein and α-glucose on α-glucosidase, Bioorg. & Med. Chem. Lett. 2004, 14, 2947-2950;
4. Synthesis and Cytotoxicity Study of Alkannin Derivatives, Eur. J. Med. Chem. 2004, 39, 755-764;
5. An intriguing reaction of 4-hydroxycoumarins with 2,3-dichloro-5,6-dicyanobenzoquinone Tetrahedron 2005, 61, 3087-3090;
6. Synthesis of novel dihydrofuro[b]-pyridinone derivatives: oxidation coupling of 3-hydroxy-4(1H)-pyridinone with β-dicarbonyl compounds.Tetrahedron Letters 2005, 46, 5085-5088;
7.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multifunctional acylthiourea polymer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5, 16, 609-612;
8. Two new sequiterpenoids from Helicteres angustifoli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5, 16, 49-52;
9. Synthesis of new benzoimidazole derivative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5, 16, 7-10;
出版著作:
1. 《生物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1998。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繁体字版),2001;
2. 《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1世纪教材系列,获得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二等奖)。
相关成果
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60多篇和国内外专利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