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毕业三十年,务实精神永不忘 ——访中大化学系79级李三喜张玉奇校友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校友简介

李三喜,籍贯湖南常德,79级化学系,民盟盟员,现任沈阳工业大学副校长、民盟辽宁省委副主委、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历任沈阳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教授、院学科带头人。

张玉奇,籍贯贵州,79级化学系,高级工程师,重庆大学材料学院中心实验室,主要从事化学、仪器分析、精细化工、功能材料、新型建材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作者信息:

作者姓名:陈传森

所属队伍:化院广州队3

入学年份:2010级(陈传森)

院系专业:化学院材料化学化学专业(陈传森)

采访时间:2013727

采访地点: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丰盛堂

采访人员:陈传森、谢怡芳、林媛、李庆、谭颖欣

稿件是否经过本人审阅:是

 

采访缘起

  2013年7月27日上午,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丰盛堂芙兰讲学厅迎来了79级毕业30周年返校聚会,近80位校友从祖国各地赶来母校参与聚会。阔别30年再度相聚,赤子之心依旧,纵岁月如梭,时过境迁,不变的情谊已然扎根于这初识的康乐园里。

  机缘巧合我们遇到了张玉奇学长和李三喜学长。张玉奇学长请我们带他去参观学院仪器设备中心,因为他在重庆大学就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而路上偶遇李三喜学长,两人以前还是室友!虽然一人在重庆工作,一人在沈阳工作,但此次重逢并且一起接受我们寻访,缘分极深。

 

今昔感慨——一草一木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30年过去了,两位校友坦言,由于身处异地,而且路途遥远,工作繁杂,因此很多时候想回来母校走走看看都抽不出时间。但是,心念母校,牵挂化院,每当看到关于中大的消息,化学院的消息都会不由地关注。这次毕业30年聚会,两人同时提前一天到达南校,故趁此机会逛逛校园,寻访当年的足迹!

  “30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但是中轴线保护得很好啊”李三喜学长和张玉奇学长不约而同地说。除了中轴线的回忆很吻合,张玉奇学长强调说,我专门跑遍了整个中大,和我记忆中的中大每个角落都比对了一遍,变化较大。很多原来的荒地都盖起了大楼;而以前的小卖部,现在变成了线上赌博app 的院楼;以前的小教室是一层低矮的黄色平房,现在还在只是不再作为课室使用。“我们感觉原来的校园更加漂亮,更加原生态!”中大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早已深深地印在了两位学长的脑海中,无论岁月如何冲刷仍铭记于心!

 

大学生活——简单却又终生难忘

  以前生活比较简单,不像现在一样娱乐方式很多,也不像现在信息爆炸,诱惑没有现在这么多。一天的生活就是起床上课,背英语,上图书馆学习,做实验。李学长回忆说,以前读书的时候,宿舍每层楼有一个电话,不过他从没打过,因为家里没有电话,打电话要跑到很远的公共电话。整个宿舍十个人初期就只有一台录音机,录音机的主人正是后来的中科院院士——陈小明教授。张学长说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录音机,很羡慕,因为可以用来听英语,背课文。

  说起陈小明教授,两位学长说,当初同宿舍的时候,小明老师以前和大家都差不多,没觉得将来会当上院士,真是印证了平凡的人也可以有不平凡的未来。不过陈小明教授给两位学长留下的印象是很执着,在科研的道路上很能吃苦耐劳,今天的成就是靠自己一番努力换来,功夫不负有心人!

  至于文娱活动有唱歌跳舞什么的,不过两位学长说自己都比较害羞,所以错过了这类文娱活动,有一点遗憾啊。梁銶琚堂以前是一个露天剧场,李三喜学长说,他第一次见到姜昆就是在那个露天剧场。“姜昆后来火了,当时还没人叫得出他名字呢”。

  两位学长在回忆起校园生活的时光时,平平淡淡的语言在锤炼了30年之后,也显得格外厚重。

 

本科教育——曾经的天之骄子

  张玉奇学长说当时学费是国家负担,助学金一般能保证在学校的最低基本生活费需要,根据家庭的贫困程度有不同的助学金额。李三喜学长感觉学生的生活水平差异越来越大了,这是不是贫富差距的一个缩影呢,而且大学扩招的不足在于教育投入分担到个人上更少了。

  当时读大学是一件很光荣的事,真正地有一种天之骄子的感觉——走出山村离开田地,见识到了大城市,可以用学习的知识干一番事业。

  在听我们抱怨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找工作难的问题之后,两位学长表示当时是分配工作的,张学长就是分配到了重庆一所高校。张学长强调说,大学教育对他的人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本科阶段的学习非常系统,读研了踏上工作了学习的就越来越专,深入的同时也片面化了。因此我们需要平衡好“博和专”,才能学有所成,无论是自己找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会有很大作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走走你才能认识这个世界

  李三喜学长在谈到报考中山大学的时候,说他最开始的想法是,想去南方看看,因此报了南方最好的大学中山大学。大学本科毕业后,李三喜学长选择了在长春应用化学所继续深造,李学长的理由是南方我见识过了,去北方的话,我一路北上可以路过很多省市,见识很多不一样的人文风景!读完博士,李学长前往意大利米兰大分子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期间他走遍了意大利很多城市。李学长意味深长地说,我很喜欢到处走走,希望用相机记录下这段路程。

  世界很大,人的一生很短暂,我们是有多幸运才能在世界上走一遭,多看看,认识这个世界,离开时才不会遗憾。

 

中大精神——不在做大官而是干大事

  当我们谈到中大精神的时候,李三喜学长说孙中山先生留下来的十字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对每个中大学子的影响很大,除此之外,“要立志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的务实精神在每一个中大人身上体现得最真。“我们79级虽然没有同学说做到多大多大的官,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踏踏实实地在做事,比如陈小明院士,还有其他像我们一样做教授的同学,还有在各行各业奉献着”。务实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们每一个中大人的灵魂里,孙中山先生的教诲时刻不敢忘记。

回首毕业三十年,务实精神永不忘

图一 与李三喜学长、张玉奇学长交流

 

回首毕业三十年,务实精神永不忘

图二 两位学长离别三十年仍默契依旧

 

回首毕业三十年,务实精神永不忘

图三 张玉奇学长为中大九十周年生日题祝福语

 

回首毕业三十年,务实精神永不忘

图四 李三喜学长为中大九十周年生日题祝福语

 

回首毕业三十年,务实精神永不忘

图五  寻访结束与两位学长合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