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化学“人”——访98级刘杰校友
被访校友:刘杰
校友简介:1998年进入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开始研究生生涯;2000年博士毕业。博士后师从计亮年院士。2000.9-2007.11,在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担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2007年12月至今在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培养了硕士生10名,博士生5名。主要从事生物无机化学、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
写稿人:谢怡芳 广州三队 2011级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
采访时间:2013年7月6日下午4:00 采访地点:暨南大学化学系318
稿件是否经过本人审阅:是
白发老翁,精神抖擞,五十多载化学生涯,计亮年老师认真、勤奋、严谨,带出了一批批在各个岗位上有所成就的学生。作为老师计亮年对学生如父亲般关爱,作为女婿孝敬母亲,在生活上亲力亲为,在科研中严谨勤奋,在工作中克己奉公,为我们书写了大写的化学“人”。
学子眼中的慈父,母亲眼中的孝子
计老师曾经的博士生刘杰第一天到中大报到,计老师便亲自到校门口迎接,帮她找好住所,准备好日用品,还请她到自己家里吃饭,像待女儿般关爱她。刘杰毕业了找工作,计老师总会关心,帮忙指导,帮忙介绍。现在出来工作了,每次回去计老师那里,都会觉得如回了娘家般亲切。作为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刘杰教授有一次进行研究生论文答辩,计老师热情答应参加,想了解一下刘师姐的工作进展,是否还需要什么帮助,自己能否提供支持。虽然最后因为身体不适没能参加,但是计老师和刘师姐之前如亲情般的师生情让她很感动,很珍惜。
计老师不仅是慈父,同时也是孝子。有一年他到南京出差,参加一个化学生物学的会议。会议半途得知老伴的母亲摔坏了腿,他得知后念母心切就想赶回来照顾老母亲。在广州的同事知道了便帮忙安排老母亲住院,计老师这才等到开完会才回来。会议一开完就立马赶回来,一下飞机就赶去看望母亲。母亲虽然老了,有些人已经不记得了,但她依然记得计老师,卧在病床上的她拉着计老师的手,说:“女婿啊,我好想你。这剩下的半瓶牛奶给你,一路赶来肯定累了。”
科研中严谨,工作上克己奉公、以身作则
计亮年老师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化学事业,在科研学术上严谨、务实、勤奋、认真、有毅力,其以身作则的行为给学生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在寻访的校友中,刘杰校友表示,计老师很注重声誉,强调发表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作假,要实事求是。对自己的论文要反复修改,就像鸡蛋里挑骨头一样反复推敲,反复思考。刘杰博后出站,在写第一份国家基金申请书的时候得到了计老师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对她科研的开端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作为博士后,缺乏科研经费,计老师便给予经费支持和帮助,并且让自己的博士生协助刘杰校友的研究。刘师姐表示自己能有今天的科研成绩离不开计老师的密切指导,计老师对她的科研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
书山有路勤为径,计老师在科研上的勤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美国做研究的时候,他经常早上早早起来做实验。有一次早上四点钟,实验室的灯亮着,他的导师误以为是谁忘记关实验室的灯,才发觉是计老师在那里认真研究。在中大的时候,计老师和老伴也经常7点钟吃完早餐就呆在实验室里,晚上做实验到11点多才离开。
在工作中,计老师克己奉公,从不贪图一点私利。当上院士后,校长去看望他,说:“计老师你当上院士之后,要是有什么需要的话学校给您配车。”计老师说他有老人证,坐地铁就行,不用配车。去美国机票也是自己掏钱,不会花科研经费的钱。
计老师进入中山大学后,上过很多课,每次上课前都认真研究课后的每一道题,课后给学生解题,这深深影响着刘杰,致使刘杰走上教学之路后也秉承着计老师认真作风。新进入化学院的学生的第一节课,会由计老师给他们上无机化学绪论,计老师采用诙谐的语言,由浅入深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相关内容,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为人低调,心怀感恩,生活中亲力亲为
计老师为人低调,不张扬。很多人想为计老师写传记,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一般的院士在自己八十岁时都想举办大型生日会,而计老师低调,要求不要大型庆祝,不要铺张浪费。生活中我们觉得别人对我们的微小帮助理所应当,而计老师不同,他将小恩情长记于心,常念于口。刘杰校友在计老师搬新家时送了他一幅字画“铭记师恩”,他便常挂于口;有一段时间住在医院,翁丽萍老师一直照顾着他,计老师便待她如女儿一般,在八十大寿生日会上的发言中还特地表达了他对翁老师的感谢之情。
虽然计老师是院士,但他从不摆架子,待人亲和,自己能做的事总是亲力亲为,不随便麻烦别人。若遇到出差,计老师总是主动帮学生办理登机手续。在我们的印象中,院士很忙,但是年已八十的计老师还自己做家务,自己煮饭,这一点很是让人钦佩。
一介化学泰斗,虽然已被岁月磨洗得白发苍苍,但是依然保持着化学人的严谨、认真、务实与勤奋,不仅学术上登上了高峰,而且生活中工作中品质良好,为我们年轻的一代书写了什么叫做大写的“人”,计亮年老师值得我们敬仰,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