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姓名:卢泽俭(Lu Zejian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0-11
籍贯:广东郁南
职位:
暂未填写
联系方式
电话:+86-20-84113250
传真:暂未填写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邮编:510275
个人网站:暂未填写
教育经历
1981年中山大学毕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68年 中山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
1968年-1978年 重庆东方红试剂厂,技术员,工程师;
1978年-1981年 中山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1年-1988年 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讲师;
1988年-1994年 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副教授;
1994年 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教授;
1991年 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
讲授课程
主讲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高分子合成与功能高分子”,“高分子合成及实验设计”;选修课程“高分子科学进展”,“新聚合方法”。
科研方向
主讲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高分子合成与功能高分子”,“高分子合成及实验设计”;选修课程“高分子科学进展”,“新聚合方法”。
科研项目
主持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攻关项目2项(项目名称:聚烯烃固相悬浮接枝研究,木质素磺酸镁改性及应用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项目名称:生物可吸收高聚物聚乳酸-甲壳素合成及结构性能研究,烯烃膨胀型阻燃剂研究,高强度左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研究,特殊结构的新型乙烯类共聚物分子设计及性能研究)。作为项目主要成员参加过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获奖情况
1988年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1997年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 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 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论著一览
1. 专著:《配位聚合》,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8年, (第一章作者);
2. Zejian Lu, KaiRong Liao, Shangan Lin, Co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and Styrene with
Supported TiCl4/NdCl3, J. Appl. Polym. Sci., 1994, 32: 1453, SCI, EI收录;
3. 廖凯荣, 卢泽俭, 高强度聚乳酸骨折内固定器件的研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5: 36;
4. 廖凯荣, 卢泽俭, 甲壳素和甲壳胺对聚乳酸体外降解的影响, 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1999, 3:267;
5. 廖凯荣, 卢泽俭, 三嗪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及其对聚丙烯阻燃性能的关系,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9, 6: 41, EI收录;
6. 全大萍, 卢泽俭, 廖凯荣, 聚DL-丙交酯/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Ⅰ) 制备及力学性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 1999, 1:73;
7. Qing Wu, Zejian Lu, Synthesis of Norbornene-Ethylene Block Coplymer by the Polymerization Mechanism Conversio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1996, 12: 188, SCI收录。
相关成果
1996年7月 林尚安, 王海华,卢泽俭,乙烯气相聚合及其高活性催化剂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9年1月 林尚安,许光学,卢泽俭,新型Nd-Ti催化剂苯乙烯等规配位聚合及其与α-烯烃共聚合研究, 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海华,林尚安,卢泽俭,气相法全密度聚乙烯高活性催化剂,中国发明专利,ZL92111570.9;
王海华,卢泽俭等,可调分子量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93103156.7;
张启兴,卢泽俭等,乙烯气相均聚和α-烯烃共聚复合型催化剂及其聚合应用,中国发明专利,ZL941003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