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赌博app 实验室安全隐患及事故报告制度
化学实验室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学院稳定,为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提升学院突发事故处置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一、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
(一)化学品中毒事故
有毒化学品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不论是水溶性的还是脂溶性的,如重金属盐、汞、铅、苯胺类、硝基苯、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不慎摄入人体即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二)火灾事故
1、实验室内存放的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电线老化、私拉乱接、违章用电。
3、人为操作设备不当。
4、违章动用明火。
(三)爆炸事故
1、压力容器、气瓶、反应釜、锅炉等因状态、温度、压力等物理因素变化而引起爆炸。
2、有机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代物、三硝基甲苯等具有不稳定结构的化合物,在受震或受热时,分解放出热量引起可燃物自然而引起爆炸。
3、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汽或悬浮着的可燃粉尘,若达到爆炸浓度极限范围,遇火源后燃烧,进而发生爆炸。
4、某些单独存放相对稳定的化学品混放后,形成易爆混合物,如过氧化物与有机溶剂混放。
(四)割伤、烧伤、冻伤、电击伤等外伤
1、割伤主要由玻璃仪器或玻璃管的破碎引发的。
2、化学烧伤是实验室常见的事故,常见的致伤物有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氢氟酸、钠、甲苯等。
3、实验室常用冷却剂为液氮和干冰,实验人员操作不当,因低温引起皮肤冻伤。
4、使用电器设备不当容易造成触电。
(五)安防事故
疏于管理、防范:贵重物品随意放置;实验室或办公室没有值班制度;门禁系统没有合理使用;没有随手关好门窗。
二、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
1、根据国家、地方、学校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制定各类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落实责任制。
2、各实验室有室内所有化学品台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分类安全存放。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执行“五双”管理规定,要有使用记录。
3、各类仪器设备均需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设备情况,出现故障需及时维修;无维修价值的设备及时申请报废。
4、气瓶要按相关规定放置,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检查气瓶(特别是危险气体钢瓶)合格期限。
5、各类化学实验开展前需做安全评估,并制定详细的实验操作规程。一般化学实验尽量避免过夜反应,危险化学实验禁止过夜反应。
6、实验室应按相关规定安装电气设备及其线路,电气设备配备足够的用电功率,定期检查电线老化情况。同时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不堆积杂物。
7、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做好各类事故的应急预案。
8、学院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发现安全隐患,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宣传,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重视安全工作。
9、贵重物品妥善放置;加强门禁系统管理及使用;注意关好门窗;看见言行可疑的人,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加强盘问检查,做好安防预防。
三、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一)化学品中毒事故
1、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进行现场急救处理,根据化学品毒性特点、中毒途径及中毒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要立即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地带,并设法清除其体内的毒物,如服用催吐剂或 “解毒剂”,减少毒物对人体的伤害,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送医院急救,同时向医院提供中毒原因等信息。
2、实验室应立即向学院报告事故情况,学院经过了解、核实情况后,及时上报学校职能部门。
火灾事故
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正确判断、正确处理。要做到会报火警、会使用消防设施扑救初期火灾、会自救逃生。
1、火灾初期,立即切断电源或通知值班室(84442128)切断电源,根据起火原因,使用正确的灭火设施和灭火方式灭火。若火势较大,拨打南校园保卫处84111234或“119”电话报警,同时上报学院和职能部门。在允许的情况下,移走附近易燃易爆物,采取措施制止火势蔓延。
2、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他人员不可盲目行动。
3、现场指挥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有序地组织师生疏散撤离。救护应按照“先人员,后物资,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抢救被困人员及贵重物资,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疏散人员,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如有伤者,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及时送医院救治。如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
5.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维持秩序。划出警戒范围,严禁其他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为火灾扑灭后的起火原因调查提供有力证据。如果在火灾调查人员未到之前火灾已经扑灭,失火单位应当把了解的情况向他们介绍,并将火灾现场保护工作移交给火灾调查组,并配合开展调查。
(三)爆炸事故
发生爆炸时,立即卧倒或手抱头部迅速蹲下,迅速就近找掩蔽体掩护。拨打南校园保卫处84111234或“119”电话报警,等待消防员到达期间,要迅速判断和查明再次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尽可能采取措施制止再次爆炸的发生。爆炸引起火灾烟雾弥漫时,要做适当防护,尽量不要吸入烟尘,防止灼伤呼吸道;爆炸时会产生大量的毒气,不要站在下风口,扑灭火灾时要先打开门窗,最好佩戴防毒面具,防止中毒。现场指挥人员应迅速有序地组织师生疏散撤离,如有伤者,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及时送医院救治,同时上报学院和学校职能部门。
(四)割伤、烧伤、冻伤、电击伤等外伤
1、当被玻璃割伤、扎伤时,如为一般轻伤,首先取出碎玻璃,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碘酒,再用创可贴或绷带包扎。如为大伤口,先捆扎靠近伤口部位10cm处压迫止血,防止大量出血,简易包扎后送医院处理。当玻璃等硬物进入眼睛,切勿用手揉搓,先用镊子小心取出或大量水冲洗,送医院救治。
2、烧伤
(1)当化学品接触皮肤后(常见的有酸、碱、磷等),应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品沾染的衣裤、鞋袜。如为热烫伤,先作局部冷清水冲淋或浸浴,以降低局部温度;如为化学性烧伤,首先清洗皮肤上的化学品,再用大量水冲淋,一般要持续15分钟以上,然后根据化学品性质及烧伤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重伤者经初步处理后,急送医院救治,同时上报学院和学校职能部门。
(2)一旦化学品溅入眼睛,应立即冲洗眼睛,洗眼时要保持眼皮张开,可由他人帮助翻开眼睑,用大量细流清水冲洗眼睛15分钟。经初步处理后,送医院救治,同时上报学院和学校职能部门。
3、发生冻伤事故时,应尽快脱离现场环境,快速复温。即迅速将冻伤部位放入38~40℃的温水中浸泡20分钟。若无温水或冻伤部位不便浸水时,可用自身或救助者的温暖体部,如腋下、腹部等,以达到复温目的。
4、发生触电事故时,救护人员急救的关键是切断电源后救治触电者。若一时不能切断电源时,用绝缘性能好的物品(如干木棍、竹竿、塑料制品等)拨开电源,或用干燥的布带、皮带把触电者从电线上拉开。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同时拨打120急救,上报学院和学校职能部门。
(五)安防事故
对于被抢、被盗及被骗事故,应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同时上报相关单位和部门。